|
妇产科成功为尿失禁患者解除病痛 |
|
点击数:813 更新时间:2023-04-17【字体:小 大】 |
|
|
|
临邑县中医院妇产科成功为尿失禁患者解除病痛! 临邑县中医院 2023-04-17 17:30 发表于山东
近日,我院妇产科针对患者杨女士漏尿的情况实施了尿道中段折叠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术后拔除尿管后,患者小便自然顺畅,甚至咳嗽、蹦跳等腹压增大时也未再出现漏尿情况。出院后随访,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张力性尿失禁是指患者的腹腔内压力突然增加时,尿液即不由自主地由尿道口流出来,因为女性的泌尿道短,可以在任何年龄的妇女中发生。其程度可以分为3种:轻度仅在咳嗽及打喷嚏时发生不自主排尿;中度是指在日常活动后发生;重度则是在站着就会出现。
杨女士术前评估达到中度张力性尿失禁,针对患者目前情况,应用患者自身尿道周边组织叠加垫高并加固的手术方法来改善患者病情,一可以避免吊带引发的不良反应,也可以节省患者一笔不小的器械费用。
出院后随访,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对我们的医疗服务表示感谢!
小科普: 什么是女性尿失禁?
张力性的尿失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压力性尿失禁。顾名思义,尿失禁就是尿液不受人的控制,不自主地流出来的现象。 尿失禁是很常见的病状,多发生于育龄期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不断增加。 有时候我们会把尿失禁叫做“社交病”,因为它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女性尿失禁的危害
1、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生活质量降低,引发抑郁、夫妻关系不和等问题。 2、长期不治疗会出现盆腔器官的膨出,引起继发感染: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炎症。
女性尿失禁的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可能跟女性的尿道括约肌的解剖学特性相关,还和其他一些因素有关,比如说年龄,女性尿失禁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45~55岁是高发年龄。生育的次数与尿失禁的发生呈正相关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也密切相关,肥胖的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几率明显升高。雌激素下降也被认为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相关。既往盆腔手术子宫切除术的女性发生压力尿失禁的比例也是升高的,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也可以诱发或加重尿失禁。
女性尿失禁都有哪些类型?
1、张力性的尿失禁:增加腹压之后,比如在运动、跳舞、大笑、咳嗽时会有尿液不自主流出。这种类型的发病率是最高的。 2、急迫性的尿失禁:只要有尿感,尿液就流出来了。尿频、尿急、夜尿多都属于此类型。 3、混合型的尿失禁:同时具备1和2类型的症状。 4、神经性的尿失禁:此类患者的失禁其实是心理原因,需要看心理医生治疗。
女性尿失禁如何预防?
1、避免分娩巨大儿 2、避免多胎 3、普及尿失禁知识,有症状及时到医院治疗
女性尿失禁如何治疗?
保守性治疗 1、传统中医中药治疗:应用补中益气类中药方剂,可以改善症状,配合休息,运动可以明显缓解并治愈轻、中度张力性尿失禁,但重度尿失禁需要服药治疗时间较长。 2、盆底肌肉组织训练:(凯格尔训练) 3、生物反馈治疗 4、电刺激治疗:女性尿失禁实际上是因为局部膀胱的功能以及尿道括约肌松弛而产生,以上方法可以通过恢复它们的功能来进行治疗。 5、可以口服少量的雌激素或者是采用阴道上药的方法,从而改善尿道周围的血液供应和某种肌肉张力,进而防止不自主排尿。
手术治疗 妇女骨盆在解尿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耻骨尿道韧带(PUL)提供中段尿道支撑,让骨盆底肌肉群协同作用,在腹部用力时托住中段尿道保持不漏尿的状态。用比喻来说明吧:水管(尿道)如果放在硬石地(健康的骨盆)时,用力时,可以轻松将水管踩住,不至漏水(漏尿)。但当放在软骨地(松弛的骨盆)上的水管(尿道)就无法止水了(如图)。妇女经过怀孕、生产、长期咳嗽等等因素而产生骨盆松弛时,就像水管放在软泥地上,骨盆底肌肉群就无法有效关闭尿道的作用。TVT/TVT-O 吊带术就是提供有效支撑的PUL 结构。医师将这种高科技人造纤维网带植入妇女中段尿道下组织,利用网带的纤维空隙与尿道旁组织产生镶嵌作用,强化中段尿道,达到有效治疗尿失禁的效果。平时不用力时,TVT/TVT-O 吊带术不会造成尿道阻塞,只是轻轻地托住尿道中段。当咳嗽或用力时,这条特殊设计人造纤维网带就发挥作用了。 新式"TVT-O吊带术"则是由比利时deLeval医师将原有TVT吊带术加以改良,选择更安全的经闭孔膜路径,避开可能损伤膀胱的耻骨后间隙路径。因为手术过程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并发症极少、术后疼痛少、恢复快、疗效明显等优点,近年来已得到国际妇女泌尿界的注目。
女性尿失禁患者必须注意哪些事?
1、及时就诊,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2、要有信心,尿失禁是可以治疗的 3、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4、保持局部的清洁和卫生,可以使用纸尿片等产品渡过尴尬期 5、治疗过程中避免负重,减少增加腹压的动作,比如跳舞、抱孩子、提重物等。 6、在家坚持盆底肌肉组织训练(凯格尔训练:让病人做收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紧应至少不少于3秒钟然后放松,连续作15-30分钟,如果能坚持4-6个星期,并且每日能进行多次,可能会获得某种程度的改善) |  |
|
|
|
|
|
|
|
|
|
|